打造高水平職業教育 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職業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專題調研
職業教育工作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近年來,我市緊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這一戰略機遇期,深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依法推進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深化產教合作,全市職業教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進一步推動我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8月上旬以來,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在常委會分管領導帶領下,組織開展了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專題調研,切實發揮人大監督職能作用,助力打造高水平職業教育。
多方調研全面掌握情況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先后前往安徽雅斯頓智能科技公司、樅陽縣職業技術學校、銅陵職業技術學院、銅陵理工學校實地調研校企合作情況、《職業教育法》貫徹落實情況等,并圍繞《職業教育法》實施以來采取的具體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貫徹落實好《職業教育法》的意見建議,與市、縣區、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基層人大代表開展座談交流。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高職院校2所、中職學校5所,組建了安徽大江教育集團,全市在校生3.8萬人;各校圍繞我市主要產業,設置了113個專業點。2022年,安徽大江教育集團在全省職教集團綜合評定中榮獲A等,并入列全國第一批示范性技工教育聯盟(集團)建設單位。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和銅陵理工學校入選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典型學校培育名單。我市2018年、2022年兩次受到省政府“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明顯地方”表彰激勵。
在綜合調研基礎上,調研組認為我市貫徹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具有以下特點:
站位較高,學習宣傳有溫度。市政府及教體主管部門、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均高度重視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學習宣傳工作。全市教體系統將學習宣傳與職業教育活動周、中職招生工作相結合,編印學習手冊,以專家解讀、專題講座、技能大賽、成果展示、微視頻等形式開展多輪學習和宣講,積極營造職業教育的濃厚氛圍。
措施有力,落實責任有擔當。出臺校級層面《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工作方案》,市政府健全完善了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近年來累計投入3.18億元,改善中職學校辦學條件,5項主要辦學指標全部達標,區域中職學校辦學規模和效益均有提升。
統籌協調,產教融合有進展。啟動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工作,合作企業300余家,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基地100多個,5家入選省級實訓基地。牽頭成立多個專業委員會和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面實施特色學徒制項目,實現了市級現代學徒制項目中職學校全覆蓋。
強基固本,育人質量有提升。積極探索職校招生、工學結合、技能培養與本地就業一體化育人模式,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在2022年全國中職學生技能大賽中,榮獲2個全國三等獎;在2022-2023年度安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7人次榮獲一等獎,20多人榮獲二、三等獎,職業技能大賽團體總分多年居全省第一方陣;在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中式烹飪團體比賽中,銅陵理工學校榮獲二等獎。
深入分析直指問題核心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調研組發現我市職業教育中的不足依然存在,具體包括:
法律法規宣傳教育覆蓋仍有短板。社會上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存在一定偏差,“重普教、輕職教,重學歷、輕技能”的現象較為普遍,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職業教育法》宣傳教育不系統不深入,覆蓋不廣、觀念滯后已成為影響《職業教育法》貫徹實施和職業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
職教辦學質量不夠均衡。兩所高職院校不同程度存在辦學條件不達標情況,民辦中職學校普遍投入不足,樅陽職業教育面臨生源下降招生困難。受師資和硬件等因素制約,專業設置和我市六大產業鏈契合度不高,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有待提高。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仍需深化。校企合作辦學存在學校熱、企業冷的現象,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淺層次。缺少產教融合信息共享平臺,職業院校的專業、學制及學生數量、就業意愿和企業用工需求、招聘計劃、人才發展前景等信息不能有效對接。有關部門和行業組織未充分發揮對校企合作的引導、協調和推動作用。
師資力量和隊伍結構有待提升。結構性缺編較為嚴重,學校普遍缺乏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兼備的“雙師型”教師、高級教師、專業帶頭人,專業鏈和產業鏈不能實現緊密對接。受周邊發達地區人才虹吸現象影響,高水平專業教師人才引進難、留住難。
務實建議助力難題破解
為認真貫徹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推進我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教科文衛工委建議進一步強化政府統籌協調和政策供給功能,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在職業教育招生就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法》的宣傳,把普及法律、加強法治同重視職教、發展職教緊密結合起來共同推進,提高職業教育影響力和吸引力。大力宣傳職業教育的辦學成果和就業優勢,積極營造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加強資源整合,提升辦學水平。充分發揮市政府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作用,強化統籌協調,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結合區域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產教融合發展政策,進一步明確政府、園區、企業、學校之間責、權、利,為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專業設置、學生實訓以及就業等疏通堵點。圍繞市“十四五”重點產業布局,著眼各縣區支柱產業與市場需求,著力打造體現地域特色、具有地方品牌的“拳頭”專業。
深化產教融合,增強發展活力。組建銅陵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聯盟,加強現有職業教育集團建設,充分發揮其引領、帶動和促進作用。瞄準我市六大產業發展,推進職業院校專業調整和課程改革,促進家政服務類從業人員、涉農人員的技能提升。鼓勵企業與院校開展個性訂單培養,引導職業教育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者就業創業服務,切實解決本地就業率較低和企業留不住人的問題。
突出培訓培養,強化隊伍建設。適時重新核定公辦職業學校教師編制,建立招聘綠色通道,通過人才引進、定向培養、兼職聘用等方式補充學校急需專業教師。加強校長、專業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訓,加強統籌協調,推動行業、企業與學校深度、系統對接,為教師掌握技術進步新動態、提高動手實踐技能,向“雙師型”轉變提供便利。建立和完善專業課教師深入企業實踐制度和企業大師工匠入校任教制度,讓教師在實踐中鍛造,在大賽中磨礪,在崗課一體中培養,為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促進職教事業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