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報》古有臨津驛站 今有臨津議站
千年古鎮銅陵市順安鎮,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唐初設陸驛“臨津驛”于此,曾是定陵、義安、銅陵縣治所在地。北宋期間,宰相王安石曾在順安大明寺游學講課,寫下膾炙人口的《題順安臨津驛》,贊美千年古鎮順安:“臨津艷艷花千樹,夾徑斜斜柳數行;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
近年來,銅陵市義安區順安鎮人大加強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將厚重的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把人大代表聯絡站打造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銅陵特色品牌臨津議站。如今,臨津議站已經成為為民代言的接待站、履職為民的工作站、服務群眾的服務站、提升能力的充電站、政策法規的宣傳站。
順安鎮人大多措并舉,努力破解閉會期間代表履職難題。推進代表進聯絡站全員化。著力推動省、市、區、鎮四級人大代表進入聯絡站開展活動。區、鎮兩級人大代表按照就地就近原則進站開展活動。代表聯絡站所覆蓋轄區內的群眾,均可入站與代表互動交流。推進代表聯絡站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接待選民群眾制度》《人大代表履職登記制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代表聯絡站制度》等16項制度,確保代表聯絡站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每月安排一日,開展代表接待選民群眾活動。在接訪中,代表們細心聆聽、耐心問詢,并認真記錄選民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有的現場解釋或答復。許多群眾都說,順安鎮代表聯絡站讓代表與群眾的心貼得更近了,聯系更加緊密了。對于選民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辦理。對收集到的各類民情民意,實行跟蹤督辦制度。并將意見建議辦理情況向代表和群眾反饋,讓代表的呼聲有著落,讓群眾的訴求有回應。各級領導干部代表積極支持和參加代表聯絡站活動,以代表身份聯系群眾,帶頭進站聽民聲,代民言,解民憂,受到群眾好評。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不僅僅是掛在順安鎮代表聯絡站墻上的一句口號,而是人大代表的一種責任與擔當。代表們通過在聯絡站接待選民,傾聽民聲,收集社情民意,積極為民代言,助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和急難愁盼問題。
近年來,順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活動40余次,聯系群眾1200余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100件,辦結2081件。
區、鎮兩級人大代表仇進在順安鎮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時,了解到:順安鎮盛瑤村屬于典型的山區,轄區內居民980戶2789人,由于自來水管道年久生銹等原因,有些居住在地勢較高的村民家中的自來水要么不能飲用,要么就不進水。村民飲水十分不便,很有意見,強烈要求解決。由于項目資金問題,一直難以解決。為此,仇進代表深入實地開展調研,形成《關于要求盡快解決順安鎮盛瑤村群眾飲用水困難問題的建議》,提交當地黨委、人大、政府及有關部門。后來,仇進代表四處奔走,多方呼吁。經過區、鎮協調和多方共同努力,籌措資金400余萬元,改造自來水管網,最終困擾20個村民組500多戶村民飲用水的問題得以徹底解決,村民們拍手稱快。“現在我們也和城里人一樣,用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這多虧了人大代表提的建議啊!自來水甜了我們老百姓的心......”2023年下半年,盛瑤村的盛大媽家中終于通自來水了,她無比喜悅地說。
近年來,順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成為代表閉會期間的辦公場所,經常組織開展座談研討、醞釀議案建議、向選民報告履職情況等活動。代表聯絡站開展活動做到:圍繞黨委重視、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合理組織人大代表開展議事議政、視察調研等主題活動。主題活動全年都在4次以上。年初制定和發布當年度主題活動計劃,明確活動主題或內容、活動時間、參加人大代表等信息。重點抓好代表議事議政。代表聯絡站組織人大代表聽取相關政府部門對選區內重大工作事項的通報。人大代表認真聽取通報,積極討論,提出意見。議事議政活動,視情形成代表意見建議。積極開展視察調研。代表聯絡站圍繞選區內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組織人大代表開展視察調研活動。每次視察調研活動形成視察調研報告或代表意見建議。對于議事議政、視察調研等活動形成的代表意見、建議,視情采取直辦、交辦、轉辦、報辦、匯辦等方式處置。代表聯絡站對問題處置進展和效果進行跟蹤、督辦,并與選民群眾保持溝通順暢、高效,及時向選民群眾反饋相關處置信息。對選民群眾反映的已解決或已反饋的問題,代表聯絡站予以公示。
順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不僅是閉會期間代表的工作站,也成為國家機關進站聽取人大代表和群眾意見的場所。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進站,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通報重要工作,征求意見建議,防范社會風險,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基層社會治理。
順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守正創新,加強與公檢法司部門協作,建立法檢共建機制,創建“代表聯絡+法院”“代表聯絡+檢察”共聯工作站。如:在2024年初召開的區人代會上,部分區人大代表針對農村部分偏僻區域存在偷倒建筑固廢等垃圾現象,提出“要加大對農村部分偏僻區域偷倒建筑固廢等垃圾查處力度的建議”,引起義安區檢察院高度重視。該院通過實地調查,認為這類違規傾倒垃圾問題在順安鎮轄區內存在共性,嚴重影響農村人居環境,侵害了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公共利益,并依法予以立案。為推動代表建議和檢察建議的同步落實,保障人大代表深度參與案件辦理,義安區檢察院在順安鎮代表聯絡站召開公開聽證會,面對面聽取代表和群眾意見建議。經過聽證,相關責任部門明確了垃圾傾倒的清理整治和監督指導責任。此后,加強日常巡查監管,完善工作機制,推進溯源治理,有力推動了代表建議和檢察建議落深落細落實。目前,這一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廣受好評。又如:在順安鎮代表聯絡站組織召開小區物業管理會商會,充分了解小區業主委員會和業主的意愿,就小區居民自治及小區業主委員會管理和選舉產生的矛盾如何化解等進行充分討論。對發現的矛盾糾紛主動介入,積極做好解釋工作,依法依規做好業委會的監督和指導。在發揮協調、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等工作中積極作為,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如今,順安代表聯絡站早已成為既是各級人大為代表履職服務的場所,也是代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的服務場所。各級人大代表依托代表聯絡站,聚焦原選舉單位或原選區社情民意、群眾訴求,圍繞“一改二為”,高質量開展“關注民生促發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2022年2月以來,各級人大代表聚焦企業,積極獻計出力,助企紓困解難,推動“一改兩為”落地見效。身為領導干部的人大代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持續開展“四送一服”活動,千方百計、真心實意地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不斷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全力以赴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據統計,近年來,在順安鎮的各級人大代表為民為企辦實事達300余件。如:義安區十八屆人大代表羅萍,經常深入群眾,深入企業,聚民意,惠民生,傾情傾心傾力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2022年以來,羅萍為民辦實事50余件,走訪企業56家,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80余件,受到當地群眾和企業好評。又如:在沈橋村一農戶房屋征收拆遷中,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做工作收效甚微。順安鎮人大邀請被征遷人員商議,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認真解釋征遷安置政策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了房屋征收安置協議,促使銅草花路拓寬建設工程得以繼續進行。
順安鎮人大創新“七個一”(開展一次代表培訓、舉行一次黨史報告會、撰寫一篇宣傳人大工作的文章、舉辦一次人大知識競賽、召開一次理論學習專題交流會、接受一次革命傳統教育、收看一次警示教育片)學習工作法,推進代表學習工作走深走實,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每年開展一次代表培訓,不斷提高代表履職能力和水平;舉行一次黨史報告會,邀請黨史專家,給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講黨史,講紅色故事,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黨史,銘記黨史,學好黨史,學以致用,增強做好人大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撰寫一篇宣傳人大工作的文章。鼓勵支持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每人撰寫一篇宣傳人大工作的文章,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大工作等,講好代表故事,傳遞人大聲音;舉辦一次人大知識競賽,擴大人大工作的社會影響和知曉度、美譽度;召開一次理論學習專題交流會,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談自己的好做法好經驗,講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提大家共勉的意見建議,成效顯著;接受一次革命傳統教育。組織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或瞻仰銅陵烈士塔,或參觀革命紀念館,或在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讓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受到一次次心靈的洗滌,從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傾情履職勤作為,勇于擔當做先鋒;收看一次警示教育片。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從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訓,做到舉一反三,警鐘長鳴,牢記黨的宗旨,做好本職工作,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修訂完善人大宣傳信息工作獎勵辦法,激勵廣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憲法和法律、法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理論等,推動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推進人大工作公開,廣泛宣傳人大不斷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先進經驗、代表聯絡站探索實踐和典型事例,講好代表聯絡站故事,講好代表故事,不斷提高代表聯絡站的知曉度、認同度、美譽度和群眾參與度。通過現場觀摩、互看互學互幫、橫向交流等形式,發揮典型帶路、示范引領作用,打造人大工作的特色品牌,以品牌效應,促進人大工作出新出彩,推動代表聯絡站爭“星”進位。
如今,千年古鎮順安舊貌換新顏,一座充滿活力的宜居宜業新城,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傅軍)